講座主題:基于貴金屬納米材料高靈敏光學傳感與表征技術及其環境監測應用
專家姓名:張志陽
工作單位: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講座時間:2022年10月14日 16:30-17:00
講座地點:騰訊會議182-873-908
主辦單位:煙臺大學環境與材料工程學院
內容摘要:
貴金屬納米材料與光的強烈相互作用使其具有獨特光學性質,其中局域表面等離子體共振(LSPR)消光光譜和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光譜技術在分析檢測方面有廣泛的應用,構建高靈敏光學傳感方法與分析探測技術是該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報告主要內容介紹貴金屬納米材料的LSPR和SERS光譜的光學原理、分析傳感策略、原位表征技術、以及環境現場分析和界面過程研究等方面應用。詳細介紹金納米棒的光學性質、調控方法、及其在比色分析試劑盒應用的優點和局限,討論SERS光譜的增強原理、特點、及其在分析檢測和界面過程表征中的優勢及應用。
主講人介紹: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18年畢業于柏林洪堡大學,取得應用分析與環境化學博士學位,隨后在南洋理工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2020年進入煙臺海岸帶所工作,主要從事光學納米材料及環境監測方面的應用研究。研究內容涉及局域表面等離子體共振光譜、表面增強拉曼散射光譜、原位界面表征、化學生物傳感器、微流控芯片等。在ACS Catalysis、Advanced Materials、Analyt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Langmuir、Bioelectronics & Biosensors等期刊發表SCI論文20余篇,他引1300余次。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泰山學者青年專家,曾獲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中國科學院院長優秀獎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