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9月26日,由山東省核學會主辦,煙臺大學核裝備與核工程學院與山東省核學會科普教育工作委員會、山東省核與輻射安全科普志愿服務團隊、煙臺市生態環境局、煙臺哈爾濱工程大學研究院、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放射學院、山東醫學科學放射醫學研究所聯合承辦的2022年第二屆“核聚未來”核知識科普競賽在線上啟動,競賽主題為“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來”,歷經月余,競賽活動微信公眾號閱讀量累計達5000余人次,覆蓋省內外、企事業單位共37家,參賽人群涵蓋黨政領導干部和公務員、教師、青少年、農民、城鎮勞動者等,參賽人次達2414人次。
競賽通過線上掃碼答題,共設置三個賽道,分別是個人積分賽(2022年9月26日至10月31日)、國慶七天積分賽(2022年10月1日至8日)、挑戰答題賽(2022年10月8日至15日),題目來自國家核安全局科普原地、中國核技術網科普專欄、山西省核與輻射安全網科普原地、電離輻射-陜西省核與輻射安全網、《核輻射防護知識問答手冊》、B站輻射防護學會核+X專欄等,內容覆蓋核電選址、建設、原理、環境影響、事故應急、熱點問題等方面,共組織10位核與輻射相關專家共同研究審核題目。本次競賽各賽道均設有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
來自煙臺大學的參賽選手孫吉桐同學說:“我在公眾號上多次參與答題,不斷挑戰自己、刷新自己的答題記錄,這種答題體驗很有意思,同時通過參與多個賽道的答題,對理解核專業知識也很有幫助。”
自2018年建院以來,學院積極參與核科普事業發展,先后承辦兩屆山東省核學會“核聚未來”核知識科普競賽活動,普及宣傳覆蓋近6000人;引導學生參加“魅力之光”杯核科普短視頻大賽、“核+X”核科普創意大賽等科技創新類比賽,多次榮獲國家學會級一、二等獎;成立核學院“傳承核精神,科普核知識”宣講團,已開展了4年全面廣泛核知識宣講,進街道社區、中小學20余次,受到當地的普遍歡迎,并成功入選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省級重點服務團隊;2020年山東省核學會科普教育工作委員會在核學院成立,由學院吳現成教授擔任組長,6位教師為委員,主要承擔山東省核學會的核科普與宣傳工作;2022年煙臺大學核裝備與核工程學院主持申報的“煙臺大學核與輻射安全科普工作室”和參與的“山東核學會核與輻射安全科普工作室”雙雙入選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山東省科普專家工作室”名單。
下一步,學院將繼續依托山東省核學會,立足核技術發展,繼續開展如科普產品設計、知識競答、暑期夏令營等立體化、普及化的核科普、核宣傳活動。繼續發揮科普在培育科學精神、培養科技創新人才、營造社會創新氛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來稿時間:11月20日 審核:李軍 責任編輯: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