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動態 首頁 > 煙大新聞 > 校園動態 > 正文
【本站訊】近日,由教育部高等學校水產類教學指導委員會、水產科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聯席會和中國新農科水產聯盟指導,上海海洋大學主辦的第七屆全國大學生水族箱造景技能大賽落下帷幕。煙臺大學海洋學院選派的5支參賽團隊獲得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煙臺大學獲得優秀組織獎。其中,2021級水產養殖學專業學生覃玉歡、賀佳雄創作的參賽作品《幽谷》獲得中缸石景組二等獎;2021級水產養殖學專業學生文登杭創作的參賽作品《望山》獲得小缸石景組二等獎;2021級海洋科學專業學生董宇軒、蒲佳蕊和嚴欣元分別獲得所在組別的三等獎。
本次大賽以“自然·共生”為主題,以“生態+藝術”的新視角激發學生的專業融合思維。比賽采用線上直播展示和線下造景技能比拼相結合的方式舉行,吸引全國30所農林類高校178支參賽隊參加。比賽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骨架技能比拼,參賽隊需在比賽開始當天統一制作出造景骨架并種植好水草;第二階段為作品的養護階段,參賽隊在隨后一個月內通過燈光、水質等方面的管理對作品進行精心養護。根據第一、第二階段完成時提交的作品資料,大賽評委專家根據作品骨架的美學性、素材使用的合理性等方面進行打分。本次競賽共產生特等獎18項,一等獎36項,二等獎59項,三等獎62項,優秀組織獎20項。
談及此次獲獎,二等獎作品《幽谷》團隊隊員覃玉歡表示,作品的設計靈感來源于家鄉廣西的山形地貌——“十萬大山深處,一川河谷盡皆嶙峋巨石”。景觀里的每一塊石頭擺放的位置、每一株水草呈現的形態,都是經過前期大量的研究與設計。希望通過作品創作,展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展示出家鄉風景的巍峨壯麗。二等獎作品《望山》團隊成員文登杭說:“作品設計的初心是希望展現出‘以大小兩山遙遙對望’的恢宏之感。由于缺乏將自然景觀轉換成水草造景的經驗,導致遇到了水草潰爛等多種困難,團隊成員夜以繼日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最終成功完成了實踐作品。”三等獎作品《白云泉》團隊成員董宇軒表示,作品靈感來源于白居易的詩作《白云泉》。閑庭信步于山間,忽見林角一小坳,一汪清泉涌出,穿越石林匯集于蕩漾池塘之中。通過參加比賽,不斷地進行練習,豐富了自己的水族造景相關知識,動手能力也得到提高,也明確了自己接下來的學習發展方向。
來稿時間:12月8日 審核:林立成 責任編輯: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