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房大任
日期:2016-10-21
來源:法學院
近期,大學生校園借貸所引發的安全問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10月17日晚,法學院于學院二樓多媒體教室舉辦“大學生高息借貸風險與化解”專項教育宣講會,法學院近百名學生參加。宣講會由2016年暑期開展“大學生高息借貸風險與化解機制研究”專題社會實踐的法學院“謖揚”社會實踐團隊主講,同時法學院法律志愿服務中心、“哈哈法律援助團”的志愿者同學現場做案例解讀。
“謖揚”實踐隊員代表常馨文從實踐前期、實踐過程、實踐成果等方面進行成果展示,讓同學們對大學生網絡高息借貸中隱含的風險有了初步的認識。實踐隊員代表王宇就網絡借貸在大學校園中容易發生的問題及解決方案進行了詳盡的論述,指出包括學生經濟來源不穩定在內的四點原因,同時總結了以完善法規、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為主要任務的解決方案。哈哈法律援助團的代表用“兼職不成反被貸款”的真實案例,警示同學們謹防以網絡兼職為名,騙取個人信息借貸的陷阱。隨后,宣講人就個人征信與大學生校園貸款之間的關聯進行了詳細解讀。
目前,隨著大學生網絡借貸(校園貸)糾紛的頻發,大學生網絡借貸風險教育顯得尤為必要。通過此次專項教育宣講活動,同學們不僅了解和學習了更多關于網絡借貸的知識,更從真實數據和案例中得到警戒,更好地樹立理性消費觀,提升自身對于網絡借貸的風險防范意識。按照學校的相關要求,此次專項教育為法學院校園網貸風險防范集中專項教育的首場,隨后將借助社會實踐相關成果,采用主題班會、專題宣講等形式陸續開展校園網絡借貸風險防范集中專項教育。